- 积分
- 36
- 在线时间
- 68 小时
- 主题
- 3
- 注册时间
- 2015-1-14
- 帖子
- 44
- 最后登录
- 2021-11-19
- 帖子
- 44
- 软币
- 527
- 在线时间
- 68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15-1-14
|
本帖最后由 sefwin 于 2015-1-18 00:39 编辑
最冷的冬天是中国南方的冬天
马克吐温说,世界上最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。他没有去过中国的南方或在长江流域渡过冬天,如果他有幸去的话,一定会改口——世界上最冷的冬天是中国南方室内的冬天。旧金山的夏天之所以冷,是因为超乎意外、淬不及防,穿着夏装去,却发现7月的旧金山竟然需要毛衣才行。中国南方的冬天也是一样,北方人本以为去南方是告别了白雪皑皑的北国,结果被南方的冬天冻得手脚生疮。
在中国南方,采暖一直是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。每到寒冬来临,南方人总会期望能过上像北方一样有暖气的日子。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,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南方采暖成为了一个问题?为什么仅仅中国面临南方采暖问题?为什么处于相似气候带的北美、欧洲南部、日本、甚至欠发达的墨西哥等国家或地区没有同样的问题?
一提到南方采暖问题, 不少业内人士倾向于把责任推给前苏联专家。上世纪50年代,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制定建筑采暖标准,根据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条件,将秦岭淮河以北、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℃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界定为集中供暖地区,“宜”采用集中采暖措施,而南方地区不在集中采暖的考虑之内。50年代,上海一些老式房子里的壁炉甚至被统一拆除。一个简单的“宜”字,使中国南方几亿人口从此告别温暖的冬天,并像魔咒一样整整影响了国人60余年。
但事实真是这样的么?南方采暖之痛,果真是前苏联专家惹的祸?那么为何一个错误延续60余年却无人修正?错误又是怎样延续下来的呢?日本、韩国、美国南方和南欧的大部分区域同样没有集中采暖,却为什么没有遭遇中国特有的南方采暖问题?实际上,集中采暖是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特有现象,除了前苏联之外,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,即使是寒冷地区,并没有集中采暖设施。但即使没有集中采暖设施,也没看见这些地区和国家冬天喊冷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,冬季建筑的传热计算公式:
Q =Σ(KA)* (Tin -Tout)
Q是加热量,即室内保持一定温度所需要的加热量。K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,代表的是房子的保温性能。K越大,房子的保温性能越差。 A是建筑向室外传热的表面积。KA前面的Σ是总和的意思,就是代表外墙外窗的多个总和。 Tin是室内温度,Tout是室外温度。
这个公式很好理解。当室外温度恒定,室内所需达到的温度越高,需要的加热量越大;而建筑的保温性能越差,建筑围护结构面积越大,需要的加热量也就越大。
|
|